解放初期,全国工科高校机械类各专业陆续开出了机械原理课程,并相应地翻译出版了数本前苏联的机械原理教材,以应教学急需。随后,数本我国的自编机械原理教材陆续出版,使我国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踏上了稳定和逐步提高的进程。目前,国内自编的机械原理教材已有十余种,有的教材几经再版,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考验。 新疆大学开设机械原理课程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研室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机械原理课程建设得到了不断地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目前,机械原理课程已成为我校机械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成为机械学院影响面最大、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前主要是常用传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加少量的机械动力学内容,而且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多以图解法为主,而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机械创新设计的需要,在《基本要求》中已提出了应使学生“受到确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机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显然应以解析法为主。 实验是机械原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增加在计算进行机构模拟和仿真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机械创新设计实验等,实验室开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启迪了创新思维。 在教学手段上,为打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落后状态,上个世纪80年代编制了电教片。与课程结合十分紧密,有利于节省课时,使用方便,很受教师欢迎。现新的教材大多附有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光盘,并有网络教材,呈现立体化的形式。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得以现代化。我校采用的机械原理教材配套齐全,有机械原理文字教材、学习指南、作业集、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时还有配套使用的自编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和多媒体课件、自编的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等,已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包。为迎合新世纪世界性竞争日趋激烈的需要,需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所以,在教材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试验和动手能力培养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强化了机械原理课程机械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于2002年被学校立项为新疆大学第三批重点建设课程,以此为起点,我们对机械原理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大胆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紧密围绕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培养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并紧密结合学校的"211"工程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对机械原理课程建设采取了综合配套、全面推进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2007年被评为新疆大学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