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西方经济学》课程介绍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10门核心课程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符合和顺应经济改革的要求和趋势。本课程是我校经济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经济类研究生阶段,作为公共基础课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新疆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我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本科阶段采用双语授课。《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宏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运用的。具体来说:微观经济学采取个量分析方法,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所以,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一般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为核心,介绍国民经济运行、结构、核算和循环的理论。它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主要讲述了GDP分解、核算方法及国民收入循环及均衡运行的条件;二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收入支出理论、IS-LM模型理论、总供求分析理论、通货膨胀与就业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三是动态的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四是宏观经济政策,政策部分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上述三部分)为基础,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学生通过对微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了解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